垃圾处理产品管理企业现场赚了一桶金
7月1日,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随后北京的垃圾分类立法被提上日程。根据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不仅是一线城市,宁波、青岛、合肥等很多二线城市都应该首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垃圾分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给相关行业带来了火灾。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股票市场上,还体现在相关产品的销售业绩上。很多企业和资本都在摩拳擦掌,希望收获这一政策红利。
风口的到来首先激起了投资者的热情,一只股票只要碰上垃圾就会成为追捧的对象。比如6月17日以来,“易拓股份”连续7个交易日涨跌互现,累计涨幅达95%。
“易拓股票”不得不宣布它不是“垃圾股”,它的业务与垃圾无关。
相比投资者对产业前景的乐观预测,垃圾处理产品管理企业实际上赚到了一桶金。除了垃圾桶等传统产品脱销之外,最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国外的高端小众产品——餐厨垃圾处理器也大受欢迎。天猫“618”活动期间,多个品牌的餐厨垃圾处理器销量同比增长数倍,上海消费者的购买量自然排名第一。
“进口货”曾经受到冷遇,现在大有用处
1927年,美国诞生了第一台食物垃圾处理器。此后逐渐得到美国人民和政府的认可,并最终传播到欧洲和亚洲。
这台机器看起来像一台豆浆机,安装在水槽的下端,与下水管相连。它的工作原理是小骨头、皮核、菜叶菜梗、咖啡渣、坚果壳、茶梗、剩菜等。被碾碎并随水流排入下水道。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由于他们的饮食习惯,厨房里的食物垃圾占了家庭垃圾的绝大部分。因此,引入垃圾处理被视为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尤其是厨房垃圾分类操作相对繁琐。例如,一袋食物垃圾必须一点一点地与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开。此外,包装垃圾的袋子应该放入可回收的垃圾桶。然而,通过食物垃圾处理器,这些麻烦可以从源头上得到挽救,因此,它受到消费者的强烈关注。此外,它的价格在两三千元左右,这也是普通家庭所接受的。
“事实上,它过去的定位是高端家庭,而不是热门家电。”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垃圾处理业务的经理告诉《中国青年报》和中青网记者,过去这类产品的销售一直不温不火,但最近迎来了一个“爆点”,几天的销量与前几个月持平,这让销售同行普遍觉得“窗口期”来了。
“显而易见,线下代理的咨询量比以前增加了几十倍,线下上门拜访的人也有十几个。”他告诉记者,有很多代理商过去不愿意做,现在表示愿意代理。“甚至有一些公司询问他们是否需要融资。”
“过去,它的销量并不令人满意,但我们一直认为这代表着未来的一种趋势。毕竟,发达国家正在使用它。”他说,经过多年的坚持,企业终于迎来了“窗口期”。
不仅是卖家,浙江某垃圾处理厂家负责人也表示,厂家也感受到了风声。过去他们的产品大部分出口到美国,只有一部分在中国销售。“现在,国内卖家的订单增加了。”最让他惊讶的是,最近企业每天收到的咨询量增长了几十倍。“这几年,在出口的同时,我坚持在中国销售,最后等到形势好的时候。如果我转到其他公司,我可能会放弃。”
据媒体报道,7月1日之后,上海垃圾处理安装商的业务量和收入翻了一番,很多从业者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站在一扇“窗户”上!
垃圾处理,效率几何是什么
2018年,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公布了《上海市家庭厨余垃圾破碎直排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最新成果,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上海有10%的家庭能够普及家庭厨余垃圾粉碎直排系统,每天可从源头上减少全市生活垃圾1300多吨,垃圾焚烧厂每天直接减少89.86万元,垃圾填埋场每天减少13.9万元。
显然,垃圾处理对垃圾处理的积极作用已经逐渐实现了社会共识。从一个“高冷”“进口产品”到越来越受到普通家庭关注的日常生活消费品,似乎“一个媳妇做了好多年女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否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社会上也有争议。
最大的争议集中在:一是食物中的油脂容易附着在下水管中的弯头上,容易造成堵塞;其次,如果将粉碎的垃圾排入下水管道,会不会对老旧小区和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管道造成压力?
早在许多年前,
国内最权威的机构——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中心,就曾对食物垃圾处理器在上海推广应用的环境经济损益,作出过专门的评估报告。该报告认为,它的使用可以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沼性能;环保上减少了垃圾处理中有害物质(渗滤液、二噁英等)的排放;实现垃圾分流,有利于生活垃圾减量化; 使生活垃圾含水率大幅降低,热值明显升高,易于后续处理处置;可以提高污水的 C/N,进而改善污泥的营养比例,更有利于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进而改善了污泥的营养比例。
针对上述两点质疑,该报告通过实验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使用食物垃圾处理器后,管道内壁粘附的油垢、油脂会受到较大冲击力下而剥落。不会对排水系统造成堵塞,反而有利于弯管内沉积物和油脂的去除。
该报告还得出以下结论:当食物垃圾处理器普及率小于10%时,上海城市污水厂进水水质污染物浓度指标仍在污水厂设计水质浓度允许范围之内,不会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从当年垃圾处理器普及率来看,远远低于10%,且考虑到污水厂扩容的因素,推广垃圾处理器不会给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份报告当年就提出保守建议,认为食物垃圾处理器在上海的普及率应控制在10%以下。如果大规模地进行推广使用,可能会造成相应的问题。
理性看待,合理使用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宏伟曾经在美国生活多年,在他看来,食物垃圾处理器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如果单独依靠这一机器来解决全部生活垃圾问题,那是不现实的。
“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算是生活的标配。”他说,即使这样,也不是说所有垃圾都要通过它来处理,仍然需要垃圾车把垃圾桶里的垃圾运走,集中进行处理。
他提醒:“消费者应当合理使用垃圾处理器,比如小骨头、茶叶梗、水果核等垃圾就适合,很多大骨头就不太适合。”记者了解到,有商家在演示垃圾处理的功能时,喜欢挑选一些“硬骨头”进行演示,机器也可以磨碎,但是,如果在生活中经常如此高频使用,肯定会给机器带来过度磨损。
面对突然到来的风口,刘宏伟认为,资本和企业应当理性看待,谨慎进入。在他看来,虽然垃圾处理器是一个小家电,但是技术含量也不容忽视,很多现有企业都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比如材料的耐磨问题、腔体的密封问题等,都需要不断摸索与改进,甚至一个开关,都要考虑到用电安全。”他说。
作为中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合肥见证了家电业的起起伏伏。当地一位家电业人士表示,从当年的“家电下乡”到不久前的“煤改电壁挂炉”,国家政策无疑可以起到强劲的拉动作用,但是大浪淘沙,最终留下的企业,靠的还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今天留下来的还是大品牌的企业,当年蜂拥而上的那些小品牌,你还能记得几家?”
此外,他认为,垃圾分类的强制实施,只能算作“间接性”的政策拉动,如果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居民安装垃圾处理器,对行业来说,那才是最大的政策红利。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垃圾处理的产能还是过剩的,如果有人仅仅冲着“热度”而来,盲目投入建设生产线,必将面临一定的风险,“都说这个市场好,但是,产品靠市场去检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