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 要闻动态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简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简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简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       桥:(有的版本为“头”,小学语文义务教育人教版上为“桥”)  见:通假字“见”念“现”【注释】  1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

6、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7、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明月惊鹊未安枝。

8、”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9、  4鸣蝉:蝉叫声。

10、  5旧时:往日。

11、  6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12、社,土地神庙。

13、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14、  7见:同“现”。

15、  8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16、  9西江月:词牌名。

17、【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18、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19、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20、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21、【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

22、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23、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24、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5、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

26、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27、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

28、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

29、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0、鉴赏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31、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

32、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

33、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34、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35、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36、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37、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38、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39、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40、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1、”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42、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

43、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

44、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

45、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46、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

47、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48、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

49、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50、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

51、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

52、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

5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54、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55、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

56、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确实是令人玩味无穷。

57、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

58、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

59、“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

60、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

61、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

62、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

63、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

64、“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

65、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

66、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

67、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

68、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

69、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

70、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

71、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

72、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

7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

74、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

75、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

76、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

77、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

78、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

79、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80、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

81、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

82、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

83、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84、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85、【西江月】是词牌名,表示这首词写作必须遵循的格式和韵律,“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作者夜晚走在黄沙铺就的道路上。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